首页 > 评测 > 芯片 > 怎么样知道胶卷用完,怎么判断相机用什么胶卷

怎么样知道胶卷用完,怎么判断相机用什么胶卷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4-06 07:32:44 编辑:本来科技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怎么判断相机用什么胶卷

胶片机只有3种一种120规格、一种135规格,一种拍立得相机,外形就可以看出来。

怎么判断相机用什么胶卷

2,打印机色带怎么才算用完

针式打印机色带,用时间久了打印出来会发淡。一个原因用得多了,另一原因是长时间暴露在外面,色带干了。明显发淡就可以换了,如果不换的话,色带太干,或者色带中间裂开来才换的话,会造成机器卡纸,还有就是缩短打印头寿命。

打印机色带怎么才算用完

3,怎样辨别真假胶卷

一、假胶卷一般出现在旅游景点或缺乏管理的个体小商品批零市场,在这些地方买胶卷一定要具备鉴别能力。   二、假胶卷一般价格较便宜,有时比正常的批发价都低,或者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相对较低(旅游景点胶卷价格高点儿是正常的)。   三、包装粗糙,纸盒印刷色彩不正,较小的漏白字体模糊,纸盒两端封口胶面积较大且形状不规则(正品富士卷为三个小点,柯达卷为瓜籽大的椭圆状点)。   四、片盒有划痕或污迹,片头色泽与正品比较不同,冲印后胶片齿孔两边字迹模糊,底片齿孔边缘没有红、绿色的数据条码,无乳剂号或与纸盒上乳剂号不同。底片上有局部意外曝光现象。   五、成像不正常,色调反差异常,层次缺乏,颗粒较粗,严重者只有淡淡的影子。   六、成像张数有的100度胶卷只有21张,而一般100度胶卷在中国市场为36张装

怎样辨别真假胶卷

4,胶卷为什么怕见光

胶卷的感光是一种化学反应。卤化银遇光会发生分解反应,分解出银颗粒。胶卷的基片上图有一层卤化银,于是遇到光就会感光,即卤化银遇光的化学反应。曝光后的胶片还是可用的,所以在摄影中有多次曝光的技术。但是对于一般用户,胶卷见光后,便在胶片上留下了一次影响,再次使用时就会产生重像。如果第一次曝光时间过长,胶片上的卤化银完全反应完毕,那么胶片就废掉了,因为没有足够的药品来记录入射光的信息。
不大智
一件光胶卷上的物质就发生化学反应,就“洗”不出来了
因为胶卷受到过量的光干扰了正常成像 光化学反应 感光颗粒见光分解 就变成透明的了 没感光的就黑
见了光胶卷就费了
胶卷上涂着的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溴化银 见光分解为 产生银

5,如何取出胶卷

从相机里取出胶卷的步骤如下:一、135相机:1、先要将拍摄过的胶卷倒入暗盒。 自动相机会自动操作(拍完第36张后,相机会发出“丝——”的声音,将持续数十秒,这就是相机在自动将胶卷倒回暗盒。) 手动相机:顺时针轻轻转动相机上方的摇把一二十圈,当感到摇把突然松动时,要立即停止转动,这时胶卷已倒入暗盒,并且外面仅留了一点片头,以便于扩印部冲洗时操作。2、打开相机后盖。3、取出暗盒。(注意:切不可将胶卷从暗盒中拉出。拉出多少,则曝废多少。)二、120相机:1、摇动相机摇把,以便将相机内的胶卷护纸全部倒到另一个轴上。2、打开相机后盖。3、取出胶卷。4、粘牢胶卷护纸头,以防止胶卷松动造成胶卷曝废。
你是说胶卷的片头已经卷进去了? 那可以花8块钱买一个“片头引出器”------------------------让底片显影哈,150元即可买齐以下设备:显影罐暗袋量杯温度计圆头剪子引片器d76 (显影剂)f5 (定影剂)白醋(调ph&停显)底片在暗袋内装入显影罐,然后倒入显影液,等6-7分钟,然后把显影液倒出来,再倒入定影液,,定影7-8分钟,取出冲干净,晾干即可此法仅适合黑白底片。 彩色底片冲洗复杂,温度要求精确,药品剧毒,一般家庭不建议玩

6,胶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世界闻名的大众摄影之父乔治·伊士曼,不但创造了柯达,还在1886年研制出了伊士曼胶卷,结束了用湿漉漉的、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底片的历史。以下为初期的发展史:1878年,伊士曼发明了一种涂有一层干明胶的胶片,而在此之前,感光底片都是湿片。湿片片基涂了乳剂之后,必须趁其未干就得曝光和冲洗,而干片则在什么时候曝光和冲洗都可以。1879年,伊士曼又发明了一台乳涂敷机,开始批量生产干片。干片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摄影术的发展,摄影技术从此开始为更多的人所掌握。1886年,伊士曼又研制出卷式感光胶卷,即“伊士曼胶卷”,结束了用湿漉漉的、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底片的历史。 1892年,伊士曼把公司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1895年,柯达公司以卖价5美元的口袋式照相机投放市场,轰动了全世界——照相技术“面向大众化”之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1933年,研究出世界上第一个可利用两色冲晒程序的感光彩色胶片问世了。不久,他们进一步把感光片分作5层。从那以后,任何人都会使用柯达彩色胶卷拍照——冲印出色彩鲜艳的照片来。
十九世纪初,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板摄影法,标志着摄影术的正式诞生,而摄影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则归功于135胶卷的诞生。柯达的创始人伊士曼在1878年研发出明胶干板。1881年,年仅27岁的伊士曼用5500美元作为启动资金,设立工厂(即柯达公司的前身)生产干板。1885年,乔治·伊士曼推出第一卷伊士曼胶卷,使摄影成为一种大众艺术和娱乐方式。但早期的胶卷使用硝酸盐片基,易燃、安全性差。伊士曼再次对胶卷进行改革,于1908年推出醋酸纤维片基。至此,胶卷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摄影术的新时代来临了。

7,如何正确曝光

什么是曝光,非常浅显的说,曝光是胶卷或者数码感光部件(CCD等)接受从镜头进光来形成影像。我们在照相的时候,如果照片中的景物过亮,而且亮的部分没有层次或细节,这就是曝光过度(过曝);反之,照片较黑暗,无法真实反映景物的色泽,就是曝光不足。步骤/方法曝光不足由于没有考虑到画面以白色为主需要增加曝光量,这张片子把浅粉白色的蝴蝶兰拍摄成灰白色。是一张曝光不足的失败片子。在拍摄的时候,增加半档到1档曝光,将使这张照片得到正确的曝光量,表现出粉白色调的浪漫花语。曝光过度这张片子虽然前景曝光基本正确,但是作为表现的主要部分,大面积天空的色彩和云彩细节因过曝而丢失。所以是一张曝光过度的失败片子。如果能以天空的曝光为基准,参考山脉和前景的曝光,就能得到一张朝阳斜照山脉、前景形成剪影、以紫蓝色天空和白云为主要表现的宁静清晨照片。曝光准确这张人物肖像照片,人脸部分曝光正确,很好的抓住和表现了人物神态。背景的暗化更强调了人物,是一张曝光正确的照片。  什么是曝光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那么什么是正确曝光呢?其实正确曝光是相对的,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物体的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的反光度不同,要用胶片(或CCD等电子感光器件)正确的表现出物体,针对浅色和深色部分的曝光量也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在同一拍摄取景范围内,只要物体反光度不同,必然有部分区域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所以在这样情况下,只要我们能做到想要表现的主体曝光正确,这张照片就可以说是曝光正确了。现在的相机基本上都有自动测光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让我们拍摄到曝光合适的照片。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曝光让人不满意的片子。往往是我们人眼能够看到的景物,拍出照片后,差距会非常大。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还需要了解感光宽容度的知识。从最明亮到最黑暗,假设人眼能够看到以下范围,那么胶片(或CCD等电子感光器件)所能表现的远比人眼看到的范围小的多,而这个有限的范围就是感光宽容度。了解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就不难了解,为什么在逆光的条件下,人眼能看清背光的建筑物(暗)以及耀眼的天空云彩(明)。而一旦拍摄出来,要么就是云彩颜色绚烂而建筑物变成了黑糊糊的剪影,要么就是建筑物色彩细节清楚而原本美丽的云彩却成了白色的一片。感光宽容度(光线范围仅为说明问题,不代表真实数据范围)“曝光正确”因为明暗反差过大,云层曝光正确的同时,建筑严重曝光不足,色彩细节全无,成了黑色的剪影。(但这正是这张图片想要表现的效果,所以尽管建筑严重曝光不足,这张图片仍然可以说是“曝光正确”的片子。)事实上,当时人眼范围是基本上能看清建筑的细节的。拍摄者利用了“感光宽容度”原理,正确的曝光云层,而让建筑成为剪影,使片子有一种神秘而又威严的感觉。如果需要将建筑色彩细节能够表现出来,那么天空就会全白的一片。图6:曝光正确图6、考虑到感光宽容度问题,在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选择阴天拍摄,使得前后景的光线差别不大,因而拍摄出前景曝光正确,而后景也有细节反映的片子。如果在光线强的时间拍摄,可能前景曝光正确的同时,后景几乎全黑没有细节。可见,合理利用曝光和了解感光宽容度问题,能够创造出不同感觉的照片。  通过上面的拍摄实例我们了解“曝光”、“正确曝光”、“感光宽容度”的概念。要得到正确的曝光,必须通过评测来确定需要多少曝光量。下面让我们来了解如何测光,在不同情况下需要使用不同的测光方式,才能让我们得到正确的曝光。同时,掌握好测光,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发挥光影创意,在平常的场景中,拍摄到非凡的作品。
大家或许经常听到“曝光”这个名词,比如某某产品虚假宣传被315晚会曝光等等,故名思义曝光就是指原本在暗处的东西拿到明处被人看到、亮出来。我们也都知道相机里面的胶卷如果没有冲洗就被拉出来,胶卷就会被曝光,原来拍好的照片就会毁掉。我们在数码摄影中所要研究的正确曝光,就是如何让相机正确地记录被摄物体的明暗细节,准确还原出被摄物体的视觉效果。人的眼睛在原理上与相机和镜头是非常相似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能够清晰准确地看清楚周围的事物,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我们的眼睛能够自动调节对环境光线的感知程度。然而对于相机来说,它所能够记录和包容的明暗范围是远远小于眼睛的,人的眼睛可以在亮度差别达到100000:1的巨大反差场景中看清楚所有明暗细节,而绝大多数数码相机只能够记录下不足1000:1的反差场景。于是,你(或者说相机)必须有所取合,选取你想表现的部分,来进行正确曝光。在数码相机中,动态范围表示传感器获取高反差图像的能力。在诸多的传感器中,富士的超级ccd,尤其是其超级ccdsr(典型机型为富士的s3pro),动态范围能达到普通ccd的4倍,使你能达到“亮中有亮,暗中有暗”的细节效果。基本上所有的数码相机都具200·05/2006.·备一个功能:曝光直方图显示。大多数通过lcd屏幕取景的数码相机,还能够实时地在屏幕上显示当前取景范围的直方图。直方图是一个以亮度值为横坐标、像素数量为纵坐标的区域,如图1中右上角的部分。横坐标最左边亮度值为o,表示最暗;最右边亮度值为255,表示最亮。我们列出同样场景下曝光过度、曝光正确和曝光不足的三张照片,以及它们的直方图(色阶)。从中可以看出,如果大部分像素集中在亮度较高的区域,并且有部分内容显然溢出于最大亮度值之外,那么这张照片就是曝光过度了。如果大部分像素位于亮度值很小的区域,并且有部分内容丢失在坐标原点左侧,那么就是曝光不足。如果所有的像素点都位于亮度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两端没有溢出的,那么这张照片曝光就基本正确了。但是请注意,这仅仅是基本正确而以,相机的自动曝光功能就是干这个用的。或许你听说过,在相机上有一种功能叫做曝光补偿。这是干什么用的呢?相机的自动曝光功能(或者说测量光线强度的功能,简称测光),是将各种明暗不同的被摄物体当作灰色来进行测量的,它的任务是将画面中所指定区域的物体还原为中等程度的灰色(又名中性灰、18%灰),无沦你相机镜头对准的是一堆蜂窝煤,还是一个雪人,如果任凭相机去自动曝光,拍出来的都会是灰色。如何把蜂窝煤拍成黑色?如何把雪人拍成白色?这就要靠一个口诀:白加黑减。这4个字的前3个字是一种感冒药的名字,相信你不会记错。具体的做法是:如果你拍摄的主体是黑色(或深色),那么你需要减少曝光量,如果你拍摄的主体是白色(或浅色),那么你需要增加曝光量。责任编辑刘晖ll【.hul@pcworldcomcn责任美编张楠zhanq—nan@pcworl凸_comcn辫灏麓雾
文章TAG:怎么样知道胶卷用完怎么判断相机用什么胶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