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 > 芯片 > planar 镜头怎么样,蔡司PlanarT50mmf14镜头怎样

planar 镜头怎么样,蔡司PlanarT50mmf14镜头怎样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06 09:54:15 编辑:本来科技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蔡司PlanarT50mmf14镜头怎样

是颗不错的人像镜头

蔡司PlanarT50mmf14镜头怎样

2,蔡司makroplanar 两款微距镜头怎么选

如果算上不同版本、不同接口的,蔡司不止两款微距镜头。既然你说两款,那咱就排除接口和版本的不同,直接说焦距:50mm f/2、100mm f/2这就没啥可纠结的了,焦距差别大、价格差别大——钱少就选50mm,钱多可以考虑100mm;焦段问题主要根据你的拍摄对象来,如果喜欢拍花草,50mm比较适合,如果主要拍虫子或其他小东西,100mm比较适合。在人像方面,100mm更适宜拍摄肖像,50mm就算标头了,全身、肖像都能兼顾。【以上只是一般的看法,不能死板】总而言之,就是要根据你的预算和你想拍摄的对象、效果来做选择。
你说呢...

蔡司makroplanar 两款微距镜头怎么选

3,卡尔蔡司

1 测光要看你用什么机身了,D80,D90这一级别上不能,D200,D300,D700及更高级别可以用光圈优先。不过这没什么,基本上同一光线下拍两张也就摸清楚了。高手凭经验甚至不需要试拍。 2 蔡司那头是标头之中真正的王者,外饰朴素而做工极其精湛,镀膜细腻深邃,对焦阻尼松弛有度手感绝佳。在F1.4最大光圈时由于景深范围过于狭窄,因此很容易产生焦点漂移,当光孔收缩至F2.8时焦点的稳定性将会显著提高。在F1.4-F4.0的光圈档位上,Planar T* 50/1.4 ZF焦内锐利无比而焦外效果柔美清新,后景深视野里还蕴含着丰富的渐变层次,这种感觉神奇而美妙。 3 如果非要说这个镜头还有什么缺点的话(除了不能自动),焦外还是有些偏硬,不过这也只是相对于85/1.4(蔡司/尼康)这类镜头的焦外而言,事实上现在几乎所有的50的定标焦外都显得有些硬,相对来说蔡司已经非常优秀了。

卡尔蔡司

4,Canon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镜头怎么样

佳能EF 70-200mm F2.8 L IS II USM 远摄变焦镜头镜头,是“大三元”的成员之一,镜头使用了5片UD(超低色散)镜片和1片萤石镜片,对色像差进行了良好的补偿。,F2.8的恒定光圈,提供了很好的焦外虚化效果,经过强化的手抖动补偿机构IS影像稳定器可带来最大相当于约4级快门速度的手抖动补偿效果,采用防水滴防尘结构,USM超声波马达对焦安静迅速,可全时手动对焦,焦段覆盖从中焦到长焦的焦距范围适,可用于体育摄影、人像摄影等领域,是只性能优秀的专业远摄变焦镜头。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是 ef 70-200mm f/2.8l is usm的第二代,技术上肯定有革新。就好比奥迪a6和a6l一样,a6l比a6好吧?就和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比ef 70-200mm f/2.8l is usm好。

5,蔡司电影镜头 CP2系列 Planar T 100mmT21怎么样

卡尔蔡司Makro-Planar T* 2/100 ZE为佳能口微距镜头。其采用了卡尔蔡司T*镀膜,色彩油润德味浓重。镜身采用金属打造,做工精细手感极佳。镜头体积为76×89mm,滤镜口径为67mm,重660克。    该镜头的内部结构为8组9枚镜片,属于经典的Planar (普拉纳)结构。具有9枚光圈叶片,光圈范围是F2-22,焦外迷人。这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44cm,也具备1:2放大倍率,是一支标准的中焦距微距镜头,也可作为人像头使用。
如果出于性价比的考虑,无疑是尼康105vr,而考虑成像的话,非蔡司莫属了,105vr和蔡司百微在成像上是差了一个档次的,做工和质量也有比较大的相差,也就是所说的一分钱一分货了,不过蔡司目前多数为手动头,这方面有时比较麻烦,不过用上手了的话,蔡司头绝对是能带给你更多摄影乐趣的,我周边的很多专业摄友都喜欢用蔡司头,手动对焦的好处相信也不用我多说,你用的是d800,基本上在预算足够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蔡司百微的

6,尼康1755mm f28怎么样尼康1755mm f28好吗

优点:1、做工非常好 ,一点不比我的佳能24-70差 2、色彩柔和,成像好,色彩油润。 3、我在D300S上实时取景模式下拍摄,锐度非常好镜头 4、 F2.8大光圈 色彩很好,5、金属手感,外观精美,戴上遮光罩后非常霸气,使时用配上三脚架是最佳的选择!缺点:有几个缺点:第一,有点贵了9600元。第二,最大的缺点是没防抖,第三,唯一是不能兼容以后的全幅!万一哪天上了全幅,这个头怎么办,,,总结:半画副机的绝配,用了1年多还是很好的!我特别喜欢这个17-55的镜头!2.8的大光圈,在光线复杂的条件下,如果是新闻工作拍摄环境下,是非常明显的优势。77mm通用滤镜大光圈牛头,AF-S DX17-55mm/2.8g镜头等效焦距是:25.5-85.5mm.还是值得拥有的。
d800 + 17-55 画质刚刚好(我现在就这么用)。个人感觉:内牛满面配上 d800 后,它的优势被全部发挥,dx 剪裁后 1500万 像素的照片可以直接无视 d300s/d7000 配上它后的效果,已有17-55 的哥们儿可以不用拿它换 24-70 (本来这个焦段也没什么特别的),但没有17-55的还是直接买fx镜头划算。个人觉得想出好片,800 得配 14-24(搞些特别的视角很好用)、70-200(抓拍虚化什么的)、85 1.4g、105 v,扫街啊、中规中矩的片子 17-55 足够了(dx 格式连拍还比 fx 下的每秒多几张,活脱一 d7000)——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7,MC Jupiter9 85mm f2怎么样

这是 30 年代初 Zeiss Sonnar 85/2 的一模一样的结构。   光学表现在意料之中。就是 Sonnar 结构的特点,全开非常柔,老外都说这正好是人像需要的....... 缩小两档还是相当锐。但一定要注意它的抗玄光能力特别差,千万不能对着强光拍。我给它配了一个腾龙 SP 90/2.5 微距的遮光罩,刚好都是 49mm 口径的。相对来说出片的质量会提升一些。 镜头前端虽然写的是 MC 版本,而且里面的镜片和后组镜片的确有酒后色和墨绿色镀膜反光,但前镜片确实是反光强烈的白色一片。实在令人费解这 MC 为何把前镜片排除在外?这是尾部看的镀膜反光:   说一下 Sonnar 的历史,对我们认识镜头的特点有帮助。它诞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Zeiss 在 Ernostar 的 6 片结构基础上把第 4 和 5 片整合成一片然后再和前面的 2,3 片胶和在一起,最后一片改成两片胶合组成 7 片 3 组 f2 结构,取名 Sonnar。这样减少镜片和空气接触面数的做法是为了减少镜片之间的反光带来的反差下降,以提高像质。因为那个时候镀膜的技术很低,玻璃的反光极大。这个结构畅销了至少 10 年的,因此而名声大振。实际上在 Sonnar 之前的 1924 年 Ernostar f2 就已经使用这种三片镜片胶合在一起的结构,俗称 triplet 。但它的第 5 片和最后的第 6 片都是独立一片一组的。   Sonnar 结构由玻璃空气面少,只有 3 组,所以像质在当时算是最好之一。它的特征是全开光圈不好,缩小两档以后非常好。但是它的相差校正和像质均匀度不如双高斯即 Zeiss 的 Planar 结构好。而且因为它的相面距较短,不太合适用在中间有反光镜的单反相机上。所以 Sonnar 结构到 60 年代随单反相机的兴起和镀膜技术的发展而被 Planar 所替代。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松纳结构绝大多数都是 60 年代前的镜头,还有旁轴镜头。
文章TAG:planar镜头怎么怎么样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