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 > 聊天记录 > 地球是怎么样子,地球是什么样子

地球是怎么样子,地球是什么样子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4-22 23:54:02 编辑:本来科技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地球是什么样子

球体,表面像水球

地球是什么样子

2,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傻子都知道~
圆噶

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3,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椭圆的
阿波罗十七号拍摄的地球影像
椭圆形
不规则的椭圆形
地球就是我们住的啊,嘿嘿。。。。应该说地球是两级稍鼓,赤道稍扁的吧

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4,地球的样子地球到底长什么样

从太空中看,肉眼视觉的感受是一个完美的球体。因为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的差距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地方。据科学家研究,在人类能到达的距离中,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所以说,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地球是一个以蓝色为主色的漂亮的圆球,从卫星拍到的地球是一个大致蓝、白、黄的星球。

5,地球是什么样的

美丽着呢? 是椭圆的
地球是这样地O
以下内容来自中国地震网 地球的形状呈梨形,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两极半径约为6356公里 地表最主要地形区划是陆地和海洋。陆地又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裂谷等地形单元。海洋也分为洋脊、海沟、大洋盆地、岛屿与海山、大陆边缘等地形单元。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6,地球是什么样的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但得到这一正确认识却经过了相当漫长的过程。在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存在着一种“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终于发现,有一些客观现象是无法用早期的那种直观而质朴的观念来解释的。实践迫使人们不得不修改原来的错误观念,于是便有人提出了拱形大地的设想。这就产生了“浑天说”。著名的汉朝科学家张衡在所作的《浑天仪注》中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 古代中国认为,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而地则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横认为: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天表有水,水包地,犹如卵壳裹黄。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 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型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地球是椭圆的,你知道为什么是椭圆的吗?我可告诉你一个实验,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做来证明。设计一张圆形纸,把它插在一根筷子一样长的轴上就做好了。你只要快速转动轴,圆形纸就变扁了,这样就和地球形状差不多了。我还想过为什么星球都是球形或椭圆形,同上
运动着的椭球体.赤道的半径较长,为6378.2千米,两极的半径较短,为6356.8千米。由于地球很大,这点差距是微不足道的。 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地球由赤道向两极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略扁的旋转椭球体的形状。这个椭球体的半长轴,即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1千米,半短轴,即地球的极半径为6356.8千米,扁率约为1/298。 近年来,根据人造地球卫星观测的结果表明,赤道类似椭圆,而不是正圆,所以地球的形状,也可以认为是一个“三轴椭球体”。但是,这些差值同地球平均半径相比都很小,所以从太空中看,地

7,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球面貌已愈来愈清楚明白。但是,人们对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认识,是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的。 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对地球的样子曾流传过许各传说和神话,人类只能通过简单的观察和想象来认识地球。例如,中国的古人观察到“天似穹窿”,就提出了“天圆地方”的说法。西方的古人按照自己所居住的陆地为大海所包围,就认为“地如盘状,浮于无垠海洋之上”。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学者们试图通过自然哲学来认识地球。到公元前6世纪后半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地为圆球的说法。又过了两个世纪之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等自然现象也认识到大地是球形,并接受其老师柏拉图的观点,发表了“地球”的概念,但都没有得到可靠的证明。 直到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子午圈弧度测量法,实际测量纬度差来估测地圆半径,最早证实了“地圆说”。稍后,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在《浑仪图注》中对“浑天说”作了完整的阐述,也认识到大地是一个球体。但在其天文著作《灵宪》中又说天圆地平。这些都说明当时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还是很不明晰的。 从公元 6世纪开始,西方在宗教桎梏之下,人们不但不继续沿着认识物质世界的道路迈步前进,反而倒退了。相反,中国的科学技术这时却在迅速发展。公元8世纪的20年代,唐朝高僧一行派太史监南宫说在河南平原进行了弧度测量,其距离和纬差都是实地测量的,这在世界尚属首次。并由此得出地球子午线1度弧长为132.3公里,比现代精确值大21公里。之后,阿拉伯也于9世纪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弧度测量。由此确认大地是球形的。但由于那时人类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其真实形状都没有得到实践检验。直到400多年前的1522年,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西航行,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后又回到了西班牙,才得以事实证明,地球确确实实是一个球体。 但是,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并未就此结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地测量学科的形成与丰富,人们观测和认识地球形状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多。三角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等等都是重要手段。近代科学家牛顿曾仔细研究了地球的自转,得出地球是赤道凸起,两极扁平的椭球体,形状像个桔子。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通过卫星观测发现,南北两个半球是不对称的。南极离地心的距离比北极短40米。因此,又有人把地球描绘成梨形。 以上,对地球的认识,仍是根据局部资料和间接手段得来的。如果人们能远远地站在地球之外看地球那该多好!1969年7月20日,美国登月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时候,就看到了带蓝色的浑圆的地球,有如在地球上观月亮一样。科学家们根据以往资料和宇航员拍下的像片,认为最好把地球看作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至此,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否完成了呢?还没有。这是因为地球实在太大了!而且无时无刻都在不停地运转着、变化着。
文章TAG:地球怎么怎么样样子地球是怎么样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