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 > 小程序 > 宇宙膨胀后会怎么样,宇宙膨胀会出现什么现象

宇宙膨胀后会怎么样,宇宙膨胀会出现什么现象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6-11 10:43:41 编辑:本来科技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宇宙膨胀会出现什么现象

会出现好多问题!比如小行星脱轨,地球引力不平衡,等等一系列物理问题。如果变为一体,那就在来一次大爆炸。宇宙从头来过!

宇宙膨胀会出现什么现象

2,宇宙不断膨胀最终会如何

有三种说法:1、不断膨胀下去(这个说法不主流,目前支持它的科学家不多)2、热寂论。就是膨胀到一定状态以后,整个宇宙进入一种热寂状态,维持住。3、收缩论。就是膨胀到一定状态以后,坍缩回来,重新变回奇点,然后一切归零。
现在还不知道 。宇宙一直在膨胀 ,而且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跑的越快 ,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那么会不会在引力的作用下 ,会慢慢地减速 、停下来 。再收缩呢 ?各种计算与观察的结果 ,是否定的 。我们看到的最远的星系 ,是 137 亿年前的样子 。宇宙边界现在是什么样子 ,那要等到 137 亿年以后 。那时候最远处的星系是不是慢下来 ,还是继续飞奔 ,现在不知道 。最迟 50 亿年后 ,太阳系都不存在了 ,人类探索宇宙就没有意义喽 !

宇宙不断膨胀最终会如何

3,宇宙无限膨胀到尽头会怎么样毁灭还是往回缩如果往回缩那时

如果按照现在的膨胀速度,回缩几率很小,毁灭,由于没有外力的影响,他不可能自己爆炸。如果当他回缩终止时,其处于一个奇点,在那里,任何事物都是终止的,包括时间。我们可以这样想,在宇宙爆炸前一切物质都没有,处于一个空的状态,正因为有了物质的存在才有了时间,当一切物质终止时,时间也便停下了,比如说黑洞吧,他能吸入光,而你要知道,光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假如我们以光速行进,从A点到B点,时间也和光速大量流失,只不过你自身的时间还是正常的,当你到B点时,一切都变老了,因为光速的行进过程中时间也在大量流失。黑洞吸入了光,他也同时吸入那个空间的时间,最后他就会永远停留在黑洞的奇点上,那里不会有时间,因为那本身已不是物质,就像宇宙最后的坍缩的那个奇点。
宇宙有多大一直是科学家不想回答的问题,他们说这是哲学问题事实是这样的吗?这有很大的确良定因素。就现在来说可能是这样,这并不是说它是对的。 有许多问题至今没有解开就我们几十年前所说的宇宙来说,它是有限的宇宙中有很多与我们以前所说的宇宙相同的天体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的它们只间有很多差异:比如在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光速(与光类似的物质)等。 这些小宇宙只间是不相通的但是是相容的,可能是相互包含的关系。宇宙有多大就成了模糊的了,就现在来说它是与我们无关的。 宇宙是有限无界的``如果用理论说应该是一个由空间(时间)构成的圆球状的``所以人类观测的宇宙由于空间的束缚像是无限的``但是始终在时间的束缚下无法预测以外的事物``像多元宇宙多维空间等等``都是人类的猜测而已
宇宙间物质的平均密度如果超过某个数值,则宇宙膨胀有终止的一天,宇宙会逐渐回缩。 但即使回缩,时间也不会倒流。
科学家对这问题也无能为力

宇宙无限膨胀到尽头会怎么样毁灭还是往回缩如果往回缩那时

4,宇宙膨胀完全了会怎么样呢

星系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如果要宇宙停止膨胀或减慢速度,就要看宇宙中天体的质量,宇宙最终是膨胀或收缩要看宇宙中星系质量的总和的引力和宇宙膨胀力的大小了
一切存在中,宇宙最大。科学家认为它起源为137亿年前之间的一次难以置信的大爆炸。这是一次不可想像的能量大爆炸,宇宙边缘的光到达地球要花120亿年到150亿年的时间。大爆炸散发的物质在太空中漂游,由许多恒星组成的巨大的星系就是由这些物质构成的,我们的太阳就是这无数恒星中的一颗。原本人们想象宇宙会因引力而不在膨胀,但是,科学家已发现宇宙中有一种 “暗能量”会产生一种斥力而加速宇宙的膨胀。 大爆炸后的膨胀过程是一种引力和斥力之争,爆炸产生的动力是一种斥力,它使宇宙中的天体不断远离;天体间又存在万有引力,它会阻止天体远离,甚至力图使其互相靠近。引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量有关,因而大爆炸后宇宙的最终归宿是不断膨胀,还是最终会停止膨胀并反过来收缩变小,这完全取决于宇宙中物质密度的大小。 理论上存在某种临界密度。如果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小于临界密度,宇宙就会一直膨胀下去,称为开宇宙;要是物质的平均密度大于临界密度,膨胀过程迟早会停下来,并随之出现收缩,称为闭宇宙。 问题似乎变得很简单,但实则不然。理论计算得出的临界密度为5×10^-30克/厘米3。但要测定宇宙中物质平均密度就不那么容易了。星系间存在广袤的星系间空间,如果把目前所观测到的全部发光物质的质量平摊到整个宇宙空间,那么,平均密度就只有2×10^-31克/厘米3,远远低于上述临界密度。 然而,种种证据表明,宇宙中还存在着尚未观测到的所谓的暗物质,其数量可能远超过可见物质,这给平均密度的测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宇宙的平均密度是否真的小于临界密度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不过,就目前来看,开宇宙的可能性大一些。 恒星演化到晚期,会把一部分物质(气体)抛入星际空间,而这些气体又可用来形成下一代恒星。这一过程会使气体越耗越少,以致最后再没有新的恒星可以形成。10^14年后,所有恒星都会失去光辉,宇宙也就变暗。同时,恒星还会因相互作用不断从星系逸出,星系则因损失能量而收缩,结果使中心部分生成黑洞,并通过吞食经过其附近的恒星而长大。 10^17~10^18年后,对于一个星系来说只剩下黑洞和一些零星分布的死亡了的恒星,这时,组成恒星的质子不再稳定。当宇宙到10^24岁时,质子开始衰变为光子和各种轻子。10^32岁时,这个衰变过程进行完毕,宇宙中只剩下光子、轻子和一些巨大的黑洞。 10^100年后,通过蒸发作用,有能量的粒子会从巨大的黑洞中逸出,并最终完全消失,宇宙将归于一片黑暗。这也许就是开宇宙末日到来时的景象,但它仍然在不断地、缓慢地膨胀着。 闭宇宙的结局又会怎样呢?闭宇宙中,膨胀过程结束时间的早晚取决于宇宙平均密度的大小。如果假设平均密度是临界密度的2倍,那么根据一种简单的理论模型,经过400~500亿年后,当宇宙半径扩大到目前的2倍左右时,引力开始占上风,膨胀即告停止,而接下来宇宙便开始收缩。 以后的情况差不多就像一部宇宙影片放映结束后再倒放一样,大爆炸后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重大变化将会反演。收缩几百亿年后,宇宙的平均密度又大致回到目前的状态,不过,原来星系远离地球的退行运动将代之以向地球接近的运动。再过几十亿年,宇宙背景辐射会上升到400开,并继续上升,于是,宇宙变得非常炽热而又稠密,收缩也越来越快。 在坍缩过程中,星系会彼此并合,恒星间碰撞频繁。一旦宇宙温度上升到4000开,电子就从原子中游离出来;温度达到几百万度时,所有中子和质子从原子核中挣脱出来。很快,宇宙进入“大暴缩”阶段,一切物质和辐射极其迅速地被吞进一个密度无限高、空间无限小的区域,回复到大爆炸发生时的状态
可能会发生宇宙大爆炸,任何一个物理现象都是现实生活中现象的缩影,针对于这个现象,就好比一个气球无限膨胀,最后炸裂,1917年,爱因斯坦试图根据广义相对论方程推导出整个宇宙的模型,但他发现,在这样一个只有引力作用的模型中,宇宙不是膨胀就是收缩。为了使这个宇宙模型保持静止,爱因斯坦在他的方程里额外增加了一个新的概念——宇宙常数,它表示的是一种斥力,同引力相反,它随着天体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强。这是一个假想的、用以抵消引力作用的力。 然而,爱因斯坦很快发现自己错了。因为科学家们很快发现,宇宙实际上是膨胀的! 最早观察到这一点的是20世纪的天文学之父哈勃。哈勃1889年出生于美国的密苏里州,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天文系。1929年,哈勃发现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这表明宇宙正在不断膨胀。这种膨胀是一种全空间的均匀膨胀,因此,在任何一点的观测者都会看到完全一样的膨胀,从任何一个星系来看,一切星系都以它为中心向四面散开,越远的星系间彼此散开的速度越大。 所以宇宙膨胀可能使宇宙爆炸。
1.由于膨胀速度足够大,脱离宇宙中心引力,继续膨胀,宇宙密度越来越小. 2.由于膨胀速度没有足够大,不足以脱离宇宙中心引力,停止膨胀,开始收缩,并且宇宙密度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直到下一次爆炸.
或许会爆炸,宇宙无穷无尽,说不准哦。
空间越来越大以至于物质无法相结合形成下一代恒星,所以宇宙越来越冷,越来越暗。生命将枯竭,毁灭性的灾难来临了,它意味着宇宙的生命走向死亡。
据说会收缩啊

5,宇宙膨胀到最后会怎么样

膨胀到一定程度,没有能量来源就会开始收缩。
再进行收缩!
科学家认为膨胀起源为137亿年前之间的一次难以置信的大爆炸。这是一次不可想像的能量大爆炸,宇宙边缘的光到达地球要花120亿年到150亿年的时间。大爆炸散发的物质在太空中漂游,由许多恒星组成的巨大的星系就是由这些物质构成的,我们的太阳就是这无数恒星中的一颗。原本人们想象宇宙会因引力而不在膨胀,但是,科学家已发现宇宙中有一种 “暗能量”会产生一种斥力而加速宇宙的膨胀。   大爆炸后的膨胀过程是一种引力和斥力之争,爆炸产生的动力是一种斥力,它使宇宙中的天体不断远离;天体间又存在万有引力,它会阻止天体远离,甚至力图使其互相靠近。引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量有关,因而大爆炸后宇宙的最终归宿是不断膨胀,还是最终会停止膨胀并反过来收缩变小,这完全取决于宇宙中物质密度的大小。   理论上存在某种临界密度。如果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小于临界密度,宇宙就会一直膨胀下去,称为开宇宙;要是物质的平均密度大于临界密度,膨胀过程迟早会停下来,并随之出现收缩,称为闭宇宙。   问题似乎变得很简单,但实则不然。理论计算得出的临界密度为5×10^-30克/厘米3。但要测定宇宙中物质平均密度就不那么容易了。星系间存在广袤的星系间空间,如果把目前所观测到的全部发光物质的质量平摊到整个宇宙空间,那么,平均密度就只有2×10^-31克/厘米3,远远低于上述临界密度。   然而,种种证据表明,宇宙中还存在着尚未观测到的所谓的暗物质,其数量可能远超过可见物质,这给平均密度的测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宇宙的平均密度是否真的小于临界密度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不过,就目前来看,开宇宙的可能性大一些。   恒星演化到晚期,会把一部分物质(气体)抛入星际空间,而这些气体又可用来形成下一代恒星。这一过程会使气体越耗越少,以致最后再没有新的恒星可以形成。10^14年后,所有恒星都会失去光辉,宇宙也就变暗。同时,恒星还会因相互作用不断从星系逸出,星系则因损失能量而收缩,结果使中心部分生成黑洞,并通过吞食经过其附近的恒星而长大。   10^17~10^18年后,对于一个星系来说只剩下黑洞和一些零星分布的死亡了的恒星,这时,组成恒星的质子不再稳定。当宇宙到10^24岁时,质子开始衰变为光子和各种轻子。10^32岁时,这个衰变过程进行完毕,宇宙中只剩下光子、轻子和一些巨大的黑洞。   10^100年后,通过蒸发作用,有能量的粒子会从巨大的黑洞中逸出,并最终完全消失,宇宙将归于一片黑暗。这也许就是开宇宙末日到来时的景象,但它仍然在不断地、缓慢地膨胀着。   闭宇宙的结局又会怎样呢?闭宇宙中,膨胀过程结束时间的早晚取决于宇宙平均密度的大小。如果假设平均密度是临界密度的2倍,那么根据一种简单的理论模型,经过400~500亿年后,当宇宙半径扩大到目前的2倍左右时,引力开始占上风,膨胀即告停止,而接下来宇宙便开始收缩。   以后的情况差不多就像一部宇宙影片放映结束后再倒放一样,大爆炸后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重大变化将会反演。收缩几百亿年后,宇宙的平均密度又大致回到目前的状态,不过,原来星系远离地球的退行运动将代之以向地球接近的运动。再过几十亿年,宇宙背景辐射会上升到400开,并继续上升,于是,宇宙变得非常炽热而又稠密,收缩也越来越快。   在坍缩过程中,星系会彼此并合,恒星间碰撞频繁。一旦宇宙温度上升到4000开,电子就从原子中游离出来;温度达到几百万度时,所有中子和质子从原子核中挣脱出来。很快,宇宙进入“大暴缩”阶段,一切物质和辐射极其迅速地被吞进一个密度无限高、空间无限小的区域,回复到大爆炸发生时的状态</CN>
现在的宇宙,据说是150亿年前发生的“创世大爆炸”造成的。“创世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最初是由一个体积之小、能量和质量密度之大均难以想象的“粒子”突然爆炸,扩展开来,向四处喷发出放射线,后来凝固成质点,经过150亿年的发展变化而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比利时天文学家乔治·埃杜伍德·莱美卓的说法更为形象,他在1927年提出:宇宙是从一个发生剧烈爆炸的“宇宙蛋”开始的,今天在不断膨胀的宇宙是由“宇宙蛋”爆炸产生的。(《宇宙指南》第224页)   这样解释宇宙的创世,似乎还不能使我们消除迷惑。正如《宇宙指南》一书中所说的,如果我们回到大碰撞(指创世大爆炸)的时候,并假设宇宙的所有物质和能量都集中在一个相当稠密的小球(也就是“宇宙蛋”了)中,这个小球非常热,它发生爆炸形成了宇宙,那么这个小球是从哪来的呢?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见该书第229页)我们还要问,谁产下了这枚“宇宙蛋”?又是谁孵化了它?是上帝吗?上帝会下蛋吗?   按照大爆炸宇宙论,宇宙的不断膨胀,使各种星系和其他天体彼此高速远离而去,因此,宇宙物质将变得越来越稀疏,密度也越来越小。如若如此,我们的宇宙终将变得“空空荡荡”。于是又有另一种理论认为:当宇宙膨胀使星系之间的距离变得足够“巨大”的时候,就会有许多新的物质从“虚无”中被创造出来,以填补出现的“间隙”,维护宇宙物质的应有密度,他们甚至计算出新物质产生的速度。(见《宇宙的起源》第34页)这真是“无中生有”!在这里,我们不但发现物质守恒定律变得毫无意义,而且还发现上帝在背后又插了一手。   宇宙膨胀也好,刨世大爆炸也好,这些理论的提出,都是引伸自同一个最基本的天文观测结果,或者说都是为了解释这样一个天文观测结果:所有星云都在彼此互相远离,而且离得越远离去的速度就越快
宇宙膨胀到最后会收缩
文章TAG:宇宙膨胀怎么怎么样宇宙膨胀后会怎么样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